20周年丨志德岩土成功承办生态修复与边坡安全防治技术交流会

8月22日,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生态修复与边坡安全防治技术交流会”在志德岩土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保分会、四川志德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旨在加强业内各单位之间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边坡生态修复与安全防治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推进行业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荣誉会长、党支部书记谢天,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海洋,环境保护分会副会长、志德岩土党委书记、董事长邬相国等出席会议;俄罗斯外籍院士、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裴向军,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都安工程勘察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平,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环境学院教授周建伟等专家学者受邀参会;来自协会各成员单位代表80余人现场参加了会议。

DSC04739(1)(1).jpg

交流会现场

会议首先由邬相国代表承办方致辞,他对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信任表示感谢,对各位领导、专家及业界同仁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还提到,志德岩土在生态修复、边坡安全防治等环保领域正不断研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并在多个项目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应用新成果;未来,志德岩土将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奋发投身绿色岩土领域的项目建设,并与各行业先锋并肩同行,共同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技术的全面发展。

DSC04747(1)(1).jpg

邬相国致辞

专题分享环节,业界大师专家聚焦生态修复的热点、难点以及边坡防治的绿色低碳发展,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1

裴向军,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导师

《山区重大工程建设生态修复技术与碳汇效应》

重点探讨了我国山区重大工程建设所产生的主要生态难题和生态修复所面临的挑战,从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角度阐述了地质脆弱区生态系统修复的新概念、新材料、新技术,通过生态修复实现生态系统碳汇,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2

何平,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勘察设计大师

《边坡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筑边坡安全防治工程在边坡勘察、支护结构选型和设计及边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了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边坡安全防治工作。

3

周建伟,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发展演变历程和主要研究方向,分享了地大科研团队在矿山地境再造理论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方面的新进展,通过科学合理的工程形式实现生态修复生境再造实现了石头上也可以种树的可能性,最终达到高陡岩质边坡的长久覆绿的生态修复目标。

交流会最后,四川省环境保护协会荣誉会长、党支部书记谢天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三位专家的精彩演讲表示衷心感谢,对志德岩土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志德岩土成立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环保产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和战斗部队,生态修复与边坡安全防治也是环保产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希望涉及该领域的专业技术队伍与会员企业加强交流,发展环保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产业的进步和创新,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四川作出更大贡献。

DSC04994(1)(1).jpg

谢天会长讲话

本次活动,采用了活动现场+全程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志德岩土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直播观看人数达到了2000+,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的模式获得业内广泛关注和认可。本次“生态修复与边坡安全防治技术交流会”的成功举行,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合作与创新的平台,对促进该领域的防治技术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微信截图_17399303428878(1).png

专家领导合影

2024年,是志德岩土成立20周年,此次承办的学术交流会,也是志德岩土20周年庆系列高层次学术活动之一。二十年来,志德岩土始终以“创新创优”“诚信履约”“降本增效”“制度保障”“志德精神”为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科技创新持续进步,实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未来,志德岩土将紧跟国家战略布局,持续探索前沿科技,以成为全国勘察设计百强企业及科技服务型公众公司为奋斗目标,为国家岩土工程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Partnership

合作伙伴